
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新區的無錫松下電池有限公司,於2007年1月爆出員工鎘超標事件。這是繼廣東省惠州超霸、先進電池廠、深圳捷霸電池廠工人鎘超標、中毒,以及河南新鄉環宇集團員工鎘中毒事件後,中國已知的第三起大型的員工受鎘毒侵害的事件。
無錫松下公司的勞動條件和安全生產狀況
松下是世界500強的跨國公司,在中國大陸開設了許多工廠,生產電子產品。在瀋陽、無錫、上海、珠海等地,松下開辦 了電池廠。無錫廠生產的電池大部分返銷日本。對松下來說,廉價勞工,優惠政策,包括勞動、生產安全、環保在內的法律監管上的鬆弛,當然都是吸引其將污染型 企業搬來中國的條件。對中國政府來說,則意味著外匯收入、中央和地方的利稅,以及地方官的政績。所以,在有著「日資第一高地」之稱、據稱有千家以上日企的 無錫,「新區外資招商辦的人……一聽說有日本企業要來開工廠,天天請客吃飯,比侍候祖宗還勤快」。這些污染型企業落戶之後,無錫新區連一隻小鳥都看不到 了。
該廠的工作條件和其他狀況尚不清楚,我們只知道一般操作工的薪資水平是八九百元,工 人每天必須工作12小時 。[1]早在2003年,無錫松下電池有限公司就擅自規定:員工「入社」3至6個月試用期後,公司才與之簽定勞動合同,並且簽合同時,又需再加1個月試用期。有 員工為此到勞動局的網站詢問和投訴 。至於工廠的生產環境和勞動保護措施,顯然也是不合格的。發給工人的是一元一隻的薄薄的棉紗口罩(兩天才換一次) ,和一戴就壞的勞保用品 。車間的有毒氣體還會飄到相鄰的Sony廠。工人進廠要滿一年才能參加廠方安排的年度統一體檢。至於上崗前的培訓:「鎳鎘部門一位男性員工表示,公司最近 安防措施明顯增多。而入職前,雖然給他們做過安護的培訓,但主要是講解硝酸、氫氧化鉀的危害與防護,而鎘的危害,雖也提到,但並沒有強調如何防護。而且之 前,鎳鎘車間的風鈴、吸塵設備平時都不開。」 車間環境呢:無錫市疾控中心早年曾在松下電池廠進行過環境檢測,發現「部分車間作業點空氣中鎘含量超過國家標準」 。
該 廠有5300名員工,主要開發和生產鎳鎘、鎳氫電池及鋰電池,其中約710名員工直接從事鎳鎘電池生產。而震驚中外的日本痛痛病事件,即肇因於鎘中毒!日 本早就禁止一切含有鎘化合物產品的生產。松下公司當然知道。可是,當它到中國投資生產鎳鎘電池,卻明知故犯,漠視工人的勞動保護,以致造成員工鎘超標。
不過,沒有最壞,只有更壞:「松下的職業病防護已經算規範的了」,遍佈長三角的中小民營企業、鄉鎮企業為了壓低成本,採取不符規定的防護措施或壓根不採取措施。「他們才是未來職業病防治的重點。」無錫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公室主任朱小予說 。這且不提。
「鎘中毒」事件的起因
2006年12月10日,央視《經濟半小時》播出節目《致命的電池》 ,報紙、網絡紛紛轉載《廣東電池廠多名女工因病死亡 生下女童全身烏黑》 ,引起許多人的關注,該廠工人也留意到了。從2006年12月14日起,部分員工向工廠提出要知道自己的體檢結果。有鎳鎘車間的員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記者,體檢結果顯示有1人超標,4人接近超標。該超標員工於12月28日被帶去無錫市疾控中心諮詢並復查。
員 工之所以沒有發現自己身體受傷害,是因為「我們在這裏工作這麼多年,一直沒有看到過自己的體檢報告。」每次體檢後,廠方只是在公告欄上公佈參加體檢的員工 比例,合格比例,幾乎每次都是全部合格。 另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一名本地老員工在2006年8月體檢過後兩個月被從車間調到一個臨時成立的稽查部門,他的尿鎘值達5.41μg/g肌酐 (超標)。
不過,這跟網上最初傳播的消息有一點出入。該消息說:一位工作了5年的辦公 室職工查出自己腎衰竭,原因是重金屬攝入過多。松下公司為了保密,給了25萬平息事情。別的同事也相繼得知道自己體內重金屬超標,要求公司賠償,但公司只 賠償3萬元。員工向人事部提出要求,要看自己的體檢報告,因為此前公司還沒有將2005年8月員工的體檢報告向全體員工公佈,甚至那些工齡長達四五年的員 工,也沒有看到過往年的體檢報告。但人事部沒有答應,於是有工人自己去南京的醫院檢查,發現體內也是重金屬超標,這才揭開了事件的帷幕。我們無法核實具體 情況,但這並不重要。至於超霸事件的報導部份地促成了松下員工的醒覺,應該是無疑的。
廠內行動:工人要求查看體檢報告,並發動罷工(1月4日—8日)
2007年1月4日,工人要求廠方提供體檢報告。廠方說需要找車間領導同意,並且在一個星期之後才能看到。當晚,公司第一工廠構成鎳鎘車間中班近200人 開始罷工。晚上8∶40,廠方被迫將2006年8月的體檢報告中的尿鎘檢查一欄的複印件拿給員工看(但並不發給員工),其中還有十幾個人沒有看到。廠方 稱:人太多了,可能沒有找到,明天再給。員工反映,第二天早上,這10個人被帶到人事部去看體檢報告,然後發現全部超標。後來再沒見過他們,有人說是被安 排到外地體檢去了。松下人事部總監孫新紅解釋說,事實上只有9個人未達標,而且公司已經公佈。
「朱 小予介紹,2006年無錫松下的這次體檢,有1.4%的員工超標。整個體檢人數有700多人」。也就是說,有10人尿鎘超標,但廠方沒有安排其復查。疾控 中心也未對此提出要求。在看到自己體檢結果的工人當中, 「有個工人2005年尿鎘含量是7.5,到了2006年卻變成3.5」,一般來說,長期在高濃度含鎘空氣裏工作,尿鎘含量不會自動下降。
最 後,迫於壓力,廠方把尿鎘檢測結果的複印件發給員工。員工則發現:複印件裏的體檢日期與送檢日期不符(有的送檢日期竟然是2006年5月);有的體檢日期 與報告日期不符(有員工體檢日期為2006年8月18日,而報告日期為2006年8月16日);而且,尿鎘檢查報告的複印件上竟然都是手寫體,沒有無錫疾 病控制中心的蓋章,送檢人與核對人的名字也都是手寫的,筆跡非常接近,同樣沒有圖章;最重要的是——尿鎘檢驗值的那欄也都不是電腦列印出來的,全部是手寫 的(無錫的醫院很早就完成了檢測儀器的電子化,所有的化驗單據都是電腦列印的)。
另有員工也反映報告資料有改動的痕跡。其中一個體檢報告資料原先是5.7,後來又直接劃掉,改寫為4.5。另外,有一名員工第一年的檢測資料是7.67,然而第二年檢測顯示為4.48。
顯然,員工有充分理由懷疑公司造了假。他們向公司討說法,並要求工廠賠償,受到管理層的壓制。於是他們自發組織起來,集體停工,要求公司給予答復。1月5日,鎳氫構成車間也停止工作,負極鎳鎘源泉車間在1月5日晚也加入其中。
經過交涉,工廠答應了三項要求:一,改進工人的勞動防護用品,把原來的醫用口罩換成5.5元一隻的3M防護口罩;二,每天給每個工人發放20元的營養費補貼;其三,全體員工再次進行體檢。
1 月8號上午,第一工廠一樓5個部門共1300多名員工全體罷工。情緒激動的員工堵在廠門口8個多小時。工人打了許多電話給江蘇媒體,但無一敢來。無奈之 下,工人們選了5位代表與公司交涉,要求到省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複檢!但公司稱,省疾病預防中心的一根燈管壞了,沒法體檢,只答應由常州疾病預防中心攜帶 器具來公司為員工體檢。之後,工人復檢的日期被一拖再拖。
無錫市政府部門的介入和彈壓
1月8日,無錫市衛生局、勞動局、總工會派人到松下電池廠成立了一個處理小組,但是,與5名工人代表「對話」的結果毫無進展,仍只答應原先那三項要求。
1 月9日,有9名員工先前自費到南京的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體檢,拿到了有醫師簽名蓋章的電腦列印的結果。「南京的體檢結果和廠裏的體檢結果相差很大。有 人從1.5變成了5.1,有人從2.3升到7以上。」 松下公司的對策是拒不承認員工自己到醫院體檢的結果,聲稱如果要檢查,由公司統一安排檢查!矛盾進一步激化了!
員 工人心惶惶,大部分工人罷工了。無處投訴的工人穿著統一的工廠制服,浩浩蕩蕩,在寒風中徒步十餘公里,從工廠遊行到市委市政府門口,要求主持公道。資方代 表緊急告知政府,當局則如臨大敵。11點半,遊行隊伍來到塘南新村附近時,公司的接送車尾隨到此,要接員工回公司吃午飯,憤怒的員工不予理會。
政 府的做法則是——派出武裝警察去攔截工人。到下午1點半之前,除了「會儘快處理」之外,政府人員什麼答復都沒有,便強行勒令市政府門前的工人坐廠車回去, 且不讓她們接觸現場生產的員工。再接下來,警察開始毆打留下來不肯離去的手無寸鐵的工人(有人記下了警察的編號)。據稱有一人進了醫院。有三名女工表現特 別堅強,結果被拘捕,所有在場的人都哭了。工人們在悲憤中被廠車拉回公司。到下班前,3名女工被人事部派人保釋出來。
總之,市政府不管,勞動局不管、環保局不管、衛生防疫站不管……不僅不管,而且還加以鎮壓。罷工期間,政府乾脆派人派警車坐鎮在廠裏,由武警站崗。媒體也完全不理會工人!無錫的電視臺一聽說是新區打來的就把電話掛掉。
下午,公司謊稱再次與員工談判。員工苦等了3個多小時,公司卻秘密召開底層領導會議,接著謊稱已與員工代表達成協定,威逼說:不上工者將強行解雇,上工者可得80元開工費作為獎勵(一說20元)。
工 人把消息發布到網絡上,力求突破官商的封鎖,得到社會輿論的支援。一些網友也盡力幫助轉載。員工同時聯繫了「焦點訪談」。10日,公司答應等到18號左右 給包括第二工廠在內的每一位員工體檢,地點在南京或常州,工人復工(9日,中班已開始生產)。有11名員工集體辭職。據稱,公司及當地司法部門向松下員工 代表發出警告,不准其對外提供相關證據。
工人不滿松下公司的處置,政府又不給出任何具體的解決方法,於是,又有兩三百名工人舉著旗幟,到無錫市政府遊行。政府的反應是——派出100多輛警車停在松下公司門外,全面戒備,生產全線停止。除了職員,所有工人都離開公司。
之後,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親臨現場,二百多名警察和武警堵住了公司大門,禁止人員進出。12日,有員工到市政府網站的「市長信箱」投訴:「近日新區日資企業(松下電池廠)員工罷工不知道你聽說了沒?」毛小平市長的回應是:「不知你所說的一些情況是從哪裡『聽說』來的?」
松下公司及廠內「工會領導」的回應
松 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公關部於1月12日發佈了一份《關於「無錫松下電池有限公司重金屬超標,影響員工健康」的聲明》給媒體,稱公司「調查後發現,網絡 論壇欄目中所發表內容嚴重失實。已經給無錫松下電池有限公司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以及企業的社會形象造成了重大影響。……對損害我公司聲譽的行為,我公 司將追究其法律責任。」還聲稱自己一向守法經營,重視員工及環境保護,對工人定期體檢,云云(後來更聲稱自己「以關心弱勢群體為己任」)。同時,在「天 涯」、「網易」等影響較大的論壇和一些無錫當地論壇上,有關「無錫松下電池鎘中毒(公司隱瞞事實真相)」的帖子被刪除了。
15 日,松下北京公關部人士表示,最遲將在15日、16日兩天內舉行發佈會做進一步澄清,但到了16日中午,又被臨時取消。松下公司終於不得不對外表態。它最 急著要做的,當然不是自我批評和檢討,以及拿出處理方案來,而是指責網絡上的報導「嚴重失實」,努力向公眾澄清「鎘中毒」與「鎘超標」這兩個概念的區別。 的確,一般公眾乃至記者對此不甚了了,但我們同樣樂於指出:達到「鎘超標」,就已經表明身體可能受到鎘的傷害,並可能發生與鎘中毒相似的種種症狀了。事實 上,根據中國衛生部2002年發佈的《職業性鎘中毒診斷標準(GBZ17-2002)》:「當尿鎘達5-10μmol/mol肌酐時,腎小管功能異常的患 病率可達5%-20%」。就是說,當尿鎘達5-10μmol/mol肌酐時,每100人中會有5-20人出現腎病。
此外,松下的聲明也完全迴避了以下責任:
既有工人鎘超標,那本身就表明廠方沒有遵守生產安全法,為員工提供無害的工作環境。事實上無錫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公室主任朱小予也承認廠房「有個別崗位存在鎘含量超標的問題」。
松下一直沒有按照職業病防治法,向員工提供有效的勞動防護。
長期拖延向工人發出體檢的結果的原件,而且是在工人抗議之後,才給工人看,這如果不是欲蓋彌彰,又是什麼呢?
按無錫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公室的說法,松下可能多年來,每年都大約有1.4%比例的工人鎘超標,如果報導屬實,豈不是說廠方長期明知故犯,而且麻木不仁到極點?
從新民晚報記者的報道中我們獲知:無錫松下公司竟然還設有黨支部和工會!那麼,這位工會領導怎麼看呢:「事情發展到 這麼嚴重的地步,原因可能是複雜的,可能有勞資溝通渠道不順暢的原因,也存在部分員工不信任工會,出了事情以後不願通過工會進行協調維權的情況;當然也不 排除一些人臨近年關,故意傳播虛假資訊,從中搗亂。……事情發展到這麼嚴重的地步,責任肯定不是單方面的,勞資雙方都有一定責任……」! 可想而知,這樣的工會領導,以及這樣的「工會」,會維護誰的權益了。
事件中的疑點和我們的建議
另一方面,無錫市疾控中心同樣有很多非常不正常的地方。21世紀經濟報導稱,無錫市疾控中心早年在環境檢測發現松下 電池廠「部分車間作業點空氣中鎘含量超過國家標準」。他們是否要求工廠整改?有何資料或證據?松下公司則聲稱:「無錫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5年12月 8日對公司的作業現場進行監控檢測,結果符合國家標準GBZ2-2002」 。該相信誰?
朱小予聲稱:「松下的職業病防護已經算規範的了」,遍佈長三角的中小民營企業、鄉鎮企業「才是未來職業病防治的重 點。」這到底表示無錫市疾控中心非常重視職業病防治問題呢,還是在為無錫松下公司辯護:「能做到這樣就不錯了」?這就是職能部門的態度嗎?!以這樣的態 度,能為受害員工負責嗎
關於「一份日期錯誤的體檢報告」。事實上工人提出好幾處疑點,「日期錯誤」的就有兩份,此外還有塗改痕跡。朱小予聲 稱那是「筆誤」。他有什麼資格出來辯護?松下廠拿給員工看、後來又發到員工手裏的是體檢報告的複印件。為什麼工人不能看到原件?朱小予是為原件辯護呢,還 是為複印件辯護?這裏我們應當注意:疾控中心是以「為自己辯護」的方式來為工廠辯護。它說的是「疾控中心沒有造假」,以此轉移「工廠是否造假」的問題。
疾控中心周主任稱,往年該公司也都有1.4%左右比例的員工尿鎘超標,今年「沒有特別異樣」 ,也就是說:往年體檢也都有10人左右鎘超標。那麼,疾控中心為此做了什麼?員工複查了嗎,還是辭工走了,或被辭退了?疾控中心到車間做檢測了嗎?這些本 來就是它的職能!如果他們是負責的,還會出現今天的事嗎?按員工提供的資料,該廠工人流動性大,工廠每年都要主動更換工人。加上工廠不向員工公佈具體的檢 查報告,是否已超標或接近超標的工人成了「更換」的首選對象?值得懷疑!
關於工人尿鎘檢查值的「波動」或差異(在南京的檢查結果比在無錫的高:「有人從1.5變成了5.1,有人從2.3升 到7以上」;某員工「2005年尿鎘含量是7.5,到了2006年卻變成3.5」;等等),朱小予簡單地宣稱:不同檢測結果的尿鎘檢測不具可比性。檢測根 據檢測方法、所用試劑、檢測條件、質量控制都可能影響到結果不同。 他已經把這種「不具可比性」誇大到「以現在的檢測水平,尿鎘根本不可能測得準確」的地步了。那麼請問:是否乾脆放棄鎘檢測算了? 網上公佈的尿鎘檢測的 計量單位是「μg/g肌酐」,而不是μmol/mol肌酐。醫院是否用「尿肌酐」調整過檢測值?這樣才不致於因為檢測前喝水,尿液裏的水份增加,從而導致 尿鎘值偏低。
鎳鎘部門員工由於「感覺一直在受欺騙」,紛紛表示體檢結果出來後要辭職。但是,從惠州、深圳事件的報導以及無錫松下 鎘事件的現狀來看,「尿鎘波動」難以避免,該如何保證員工拿到的體檢結果是真實的呢?假如體檢結果出現了對工人不利的偏差,那怎麼辦?這是一個令人頭痛的 大問題,工人無法監督、控制這一過程。能夠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只要出現疑問,就要設法公佈,利用媒體監督來加大壓力。
除了隨時公布事件進程之外,員工還可以把工廠裏的勞動環境、待遇詳細地記錄下來,並參照有關勞動法例和職業病、工傷法律法規,比如工資(底薪)是否沒有達到當地的最低工資水平,加班時間是否超過勞動法的規定,等等。對於違反勞動法的行為應予揭露,維護自己的權益。
我們建議工人至少要爭取到兩三年內仍有繼續復檢的權利,以及對體檢結果有疑問時,可以到上級疾控中心復檢的權利(當 然,這些費用必須完全由工廠承擔)。至於達到超標或中毒的員工,千萬不要輕易解除勞動合同,應當聯合起來共同爭取住院治療,營養費,以及賠償。因為受鎘侵 害不僅可能帶來種種疾病——頭痛,肝、腎、血液系統、骨骼疾病等,以及免疫力降低導致的疾病,致癌機會的提高——和相應的費用。並且,按照惠州鎘事件的經 驗,離職的工人很可能面臨不易找到工作的問題。對此,應當爭取失業保險金或賠償金。
訴諸法律對工人並不完全有利,只能取得輿論效果。目前與鎘中毒相關的法律,尤其關於鎘超標、觀察對象存在著模糊地 帶,不利於工人維護權益。超霸、先進、捷霸廠受害工人要求賠償的訴訟統統失敗,可引以為鑒。否則,工人何必至今還要尋求媒體的幫助?工人應當堅持:工廠必 須保證受害者的身體狀況得到恢復,必須安排鎘超標和中毒者住院治療,給予營養費和賠償,為超標者安排每年的復查,費用全包。
關注事件的發展——
目前,絕大多數員工還在等待18日左右由公司安排的體檢。無錫松下電池有限公司對付工人的做法——瞞騙;軟硬兼施; 公司管理層的打壓;發給工人疑竇重重的體檢報告;不承認工人自行體檢的結果;對工人代表進行威脅;向媒體發佈虛假的聲明和辯解……以及它的「注重環保」的 形象——這一切同2004年惠州超霸、先進電池廠在工人鎘超標、鎘中毒事件中的做法如出一轍。所幸的是,封鎖媒體、網絡,令事件在社會上的影響降至最小, 這樣的努力終於無效。外省的記者終於介入事件。相關報導重又在網絡上「風起雲湧」。搜狐IT網還開設了「無錫松下鎘中毒事件」專題。
此外,有瀋陽松下蓄電池有限公司的員工在網上留帖,說那裏也發生了同樣的事:這些員工可能成為鉛中毒的受害者。我們 希望員工們一定要設法自行到醫院檢查,要向無錫松下的員工學習,也從超霸、先進、捷霸鎘事件中吸取經驗和教訓,盡力把事件傳播到社會上,並且團結起來,爭 取自己應有的權益。
- 網友提供的資料:「12小制度,其中3個半小時算是加班時間(一般12小時是2個半小時加班時間)」
- http://old.wuxi.gov.cn/msmy2005/zxzx/wszx_fb1.asp?3388
- 《中國無錫松下電池1.4事件讓數萬中國人憤怒震驚》,見中日經貿文化網http://www.chinajapan.com.cn/index.asp
- 《日本松下電池鎘中毒》http://bbs.wxren.com/thread-12047-1-1.html
- 《無錫松下鎘中毒傳言引發停工 隱瞞超標事實?》,第一財經日報,穆之 王如晨2007-01-17
- 《無錫松下電池員工鎘中毒續 公司稱報導失實》,新民晚報2007-1-16
- 《無錫松下電池鎘中毒事件:體檢報告引爭議》,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周揚2007-1-16
- 視頻:http://www.cctv.com/video/jingji ... 00_20061210_3.shtml
- http://www.cctv.com/program/jjbxs/20061210/101815.shtml
- 《無錫松下鎘中毒傳言引發停工 隱瞞超標事實?》,第一財經日報,穆之 王如晨2007-01-17
- 《無錫松下電池鎘中毒事件:體檢報告引爭議》,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周揚2007-1-16
- 《無錫松下深陷鎘中毒傳言,員工停工求見體檢報告》,第一財經日報,2007-01-17
- 《無錫松下電池鎘中毒事件:體檢報告引爭議》,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周揚2007-1-16
- 無錫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公室主任朱小予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釋:「這是一個筆誤。」
- 《無錫松下鎘中毒傳言引發停工 隱瞞超標事實?》,第一財經日報,穆之 王如晨2007-01-17。「朱小予否認存在改動的報告。」問題是,改動報告的未必是無錫市疾控中心。
- 《無錫松下電池鎘中毒事件:體檢報告引爭議》,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周揚2007-1-16
- 《無錫松下電池鎘中毒事件:體檢報告引爭議》,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周揚2007-1-16。報導的這一部分可能略去了一些「敏感」的過程。
- 《無錫松下電池鎘中毒事件:體檢報告引爭議》,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周揚2007-1-16
- 「我的中國無錫」網http://my.wuxi.gov.cn/NewListBMXXContent.aspx?AnswerID=26096
- 21世紀經濟報導,2007年1月16日。
- 《無錫松下電池員工鎘中毒續 公司稱報導失實》,新民晚報2007-1-16
- 《松下稱並無慢性鎘中毒員工 以關心弱勢為己任》搜狐IT ,2007年01月17日,http://it.sohu.com/20070117/n247664759.shtml
- 《無錫松下電池員工鎘中毒續 公司稱報導失實》,新民晚報2007-1-16
- 《無錫松下電池鎘中毒事件:體檢報告引爭議》,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周揚20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