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清遠一工業區44個孩子血鉛超標或遠超此數

來源: 南方日報 2009-12-25

□清遠龍塘鎮銀源工業區廣進員工公寓,“血鉛”患兒扎堆

□家長稱政府細緻排查將遠超此數,呼籲政府出面整治環境

□大半年時間內,多名生活在清遠市經濟開發區龍塘鎮銀源工業區廣進員工公寓的兒童,先後檢測出血鉛超標,一名出生僅10個月的嬰兒,血鉛含量竟高達550微克/升

□南方日報記者經兩天調查走訪,已證實44名孩子血鉛超標。家長表示,如果政府展開細緻排查,“將絕不止這個數字”

□業主們認為,出現鉛超標的主因在於居住環境的空氣受到污染,緊鄰公寓東側20米開外的蓄電池廠被疑為最大污染源

□如此多的“血鉛”患兒集中出現,一些家長反映,至今沒有相關政府部門出面與家長接觸,他們呼籲“經濟要發展,但不能不要命。環境一天不整治,受害的就是老百姓”

12月9日凌晨3時,吳芳菲還是翻來覆去睡不著,索性起身走到客廳,空氣中嗆人的氣味,再次讓她咳嗽起來。

吳芳菲是3個調皮男孩的母親,每天都為孩子操心,“家裡的衣服襪子被扔得到處都是。”但現在,比起孩子的搗蛋更讓她煩心的,是3張化驗單— ——上面顯示,她的3個孩子全部血鉛超標,7歲的小兒子全俊武血鉛含量已經達到了477微克/升。

這之前,也就是12月6日,當聽說幾乎所有鄰居家的小孩都查出血鉛超標時,吳芳菲再也坐不住了,她帶著3個孩子去了清遠市婦幼保健院。但結果讓她大驚失色:3個孩子全部“中招”。

在吳芳菲之前,已經陸續有很多住在這個生活區的家長,帶著孩子來到婦幼保健院以及對面的清遠市人民醫院,目的都只有一個———檢測孩子的血鉛含量。

12月22日、23日,記者在清遠市經濟開發區龍塘鎮銀源工業區廣進員工公寓,走訪了附近50多戶有孩子的居民,證實有44名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血鉛超標。除少數家長將化驗單遺失外,絕大多數家長提供了醫院的化驗單。檢測時間集中在今年3月份到12月份。

記者匯集名單列表發現,這批孩子年齡最大者16歲,絕大多數是4個月到3歲的幼兒,10個月大的楊小鵬,血鉛含量最高,達550微克/升。

有家長反映,如果當地政府展開細緻排查,血鉛超標的人數,“絕不僅僅只有44個”。

鉛塵當然並不僅僅“眷顧”孩子。 “大人們一般都未去檢測,但去檢測了的,也都被檢測出血鉛超標。”30歲的蔡蘭,在兩個月前也檢測出了血鉛超標。

血鉛超標在公寓突然傳開

一份份拿回的化驗單,加劇了家長們的恐慌———很多去檢測的孩子,都檢測出不同程度的血鉛超標,甚至一名3個月大的嬰兒,血鉛含量也達到了130微克/升

消息好像是突然從地底下鑽出來,然後傳開的。沒有人知道最初的消息源自哪裡。時間是在今年三四月份。

多名家長口述的大致相同的消息版本是:“當時,小區內一名小孩咳嗽生病,到醫院去檢查,在驗血時,意外檢出了血鉛超標。”

沒有人能準確說出是哪家的小孩最早去做的檢測。但“有小孩血鉛含量超標”的消息通過老鄉、親戚、朋友口口相傳後,在廣進員工公寓這個住有600多戶家庭的生活區,逐漸引起一些家長的警覺、重視。

更多的家長帶著孩子來到醫院,這股人潮在2009年10月份達到高峰。

一份份拿回的化驗單,加劇了家長們的恐慌———很多去檢測的孩子,都檢測出不同程度的血鉛超標,甚至一名3個月大的嬰兒,血鉛含量也達到了130微克/升。

“因為大家都住在一起,怕,所以才去檢測。”重慶人楊天亮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帶著一對兒女趕到清遠市婦幼保健院。這天是2009年10月25日。

化驗報告很快出來了———16歲的女兒楊小娟,血液中鉛含量171微克/升;10個月大的兒子楊小鵬,鉛含量高達550微克/升!而血檢報告單上,註明的正常參考值是0—100微克/升。

檢測結果讓楊天亮十分震驚。

喝排鉛口服液效果不明顯

後來我上網搜索發現,排鉛沖劑雖然可以排掉鉛,但小孩體內的鈣、鋅也被排掉了。於是公寓附近的菜市場裡,胡蘿蔔、海帶、豬血、金針菇暢銷。 “醫生說這些食物可以排鉛。”

無奈之下,楊天亮作出了和其他血鉛患兒家長一樣的選擇:購買排鉛顆粒。 12月22日,他對記者說,48塊錢一盒的藥,兒子已經吃了10盒,藥吃完了,馬上要去買。

至於女兒,楊天亮說,因為“她年紀大一點,抵抗力強,所以沒有給她喝。”

48塊錢一盒的排鉛沖劑,羅樊1歲的兒子羅小寶同樣也喝完了10盒,但羅樊不敢讓兒子繼續喝下去。

2009年9月18日,羅小寶檢出血鉛含量為253微克/升。有家長當時建議:“喝排鉛沖劑,可以減少鉛在體內的淤積。”

“後來我上網搜索發現,排鉛沖劑雖然可以排掉鉛,但小孩體內的鈣、鋅也被排掉了。”羅樊說。

這一說法,得到了檢測報告的證實:徐利嘉2歲的女兒徐萍,今年4月3日初檢時血鉛含量504微克/升,吃了近一個月的排鉛藥物後,5月1日再去複查時,血鉛含量降到496微克/升,但卻出現了“鋅低”。

而潘嵐3歲的兒子潘麗,在喝了一個月的排鉛口服液後,血鉛含量不降反升———2009年10月20日檢測,潘麗血鉛含量是506微克/升。而11月20日,再去複檢時,數字是536微克/升。

似乎沒有辦法———大多數每天喝排鉛口服液的孩子,效果並不明顯。而有的孩子只有幾個月大,並不適合吃藥。於是,廣進員工公寓附近的菜市場裡,胡蘿蔔、海帶、豬血、金針菇突然變得暢銷起來。 “醫生說這些食物可以排鉛。”

但家長們其實也知道,“沒有離開這個環境,吃什麼藥、吃排鉛食物,都沒有用。”

煙塵籠罩之下的生活

每天凌晨兩三點鐘,或者清早五六點鐘,刺鼻嗆喉的臭味最為濃重。個中原因,居民們都很清楚———附近工廠“白天不開工,晚上猛排放”

楊天亮和羅樊居住的地方,是位於清遠市龍塘鎮銀源工業區的廣進員工公寓。

隔一條馬路相對,公寓南面就是銀源工業區吉成鋁業,旁邊是當地人人皆知的納稅大戶則良蓄電池廠,左側是一家陶瓷廠。工業區與公寓的距離不足百米。

每天下午,謝木蓉都要牽著兩歲的孫女譚菁菁走出公寓,到離工業區500米遠的一處路口溜達幾個小時。 “躲一躲,喘一口氣。”

一起去路口“躲一躲”的,還有幾個專職帶孩子的婦女。但如今,她們的同伴越來越少了———“受不了,很多人已經帶著孩子回老家去了”。

如今已初具規模的銀源工業區,開發也就10年左右的時間。而廣進員工公寓,最初是作為工業區的生活配套區,2004年開始破土興建。

據公寓開發商、清遠市建達房地產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公寓目前已經竣工三期,共6棟樓,共有600多戶家庭入住,業主基本上都是附近工廠的外來務工者。除去已搬走的100多戶,現在還剩500戶住在這裡,而“基本上每一家都有小孩。”

2005年,廣進員工公寓一期完工售盤時,來自茂名的吳芳菲買下了其中的一套房,一家5口人一直住在這裡。

住了不滿3年,如今她開始後悔:“這裡住不得了。”

據業主們說,自2008年下半年開始,小區每天瀰漫的嗆鼻氣味越來越濃烈。夜晚尤其讓居民們不堪忍受,每天臨睡前都要把門窗關得死死的。

即便如此,業主葉木蘭每天都為打掃衛生而頭疼。 “家裡一天不打掃,就會積下厚厚一層灰塵。”她也曾將父母從潮州老家接過來幫她帶孩子。 “住了不到20天,老人就全身發癢紅腫,鼻子也痛,喉嚨也痛,趕緊回老家去了。”

“二三月份最難受”,葉木蘭說,陰天潮濕的時候,煙塵厚重不能排走,沉積在此地,尤其嗆人,“都不敢起床”。

多位業主反映,每天凌晨兩三點鐘,或者清早五六點鐘,刺鼻嗆喉的臭味最為濃重。個中原因,居民們都很清楚———附近工廠“白天不開工,晚上猛排放”。

開發商說房子不好賣了

業主也都急於賣房,但了解當地環境污染的情況後,無人敢接手,業主只能繼續被房子套牢。有條件的業主,慢慢遷走了,有的租戶也陸續退租了

12月23日凌晨12時30分許,南方日報記者來到銀源工業區附近暗訪,空氣中瀰漫著嗆人的粉塵味道,令人窒息。夜色中,幾家工廠燈火通明,機器轟鳴。一家陶瓷廠,煙囪中冒出的粗壯煙柱,在夜空中清晰可見。而記者白天探訪時,這些工廠一片沉寂。

開發商說房子不好賣了。業主也都急於賣房,但了解當地環境污染的情況後,買家無人敢接手,業主只能繼續被房子套牢。有條件的業主,慢慢遷走了,有的租戶也陸續退租了,一些業主把孩子送回了老家,讓家裡老人代為看管。但大部分孩子,依然在這裡呼吸著被污染的空氣。

記者了解到,2004年,建達房地產公司通過競標,花500多萬得到這塊面積為84畝的土地,看中的是政府對工業開發區建設生活配套區的優惠政策———稅費全免。

“我們的房子可以說是全廣東最便宜的。”該負責人介紹,到目前,已經建好的6棟樓,第三期還有30多套房子未能賣出。現在,房子已經基本上無人問津。

“市價16萬元,現在12萬元就賣。”經常去售樓部聊天的一位業主透露。

發現孩子血鉛超標怎麼辦

■蓄電池廠

醫院檢測結果可能不准確

工廠法人建議居民應去衛生部門檢測

當南方日報記者問到,居民懷疑兒童血鉛超標源於則良蓄電池廠鉛塵排放污染,則良蓄電池廠法定代表人餘孟志強調,則良蓄電池廠確實存在酸霧排放超標的問題,但鉛塵排放是達標的,有清遠市環境監測站的監測報告為證。

當問到為什麼附近居民會有血鉛超標時,餘孟志表示,“究竟怎樣去檢測的,我們也不清楚”。他說,居民到清遠市婦幼保健院和清遠市人民醫院去檢查血鉛含量,結果可能是不准確的,應該要去衛生部門檢測,做出權威報告才能證明兒童確實有血鉛超標。

■家長行動

家長大規模自救兩次寫聯名信

走,不是辦法。一些業主開始醞釀改變。

徐本經2004年來清遠做生意,2006年10月在廣進員工公寓買了一套房子,與妻子兒女一家四口人住在一起。 2009年10月5日,妻子與12歲的女兒同時查出血鉛超標。

徐本經說:“我們向市環保局打了多次電話,後來我接到一個電話,詢問了一下相關情況,說會來調查,後來沒了消息。”

10月16日,徐本經從網上下載了一些資料———“鉛超標對人體的危害”,打印了滿滿兩頁A4紙後,當晚八九點鐘,他帶著妻子和妹妹在公寓每棟樓下和樓梯口張貼。

次日早上7時多,徐本經起床開檔口時發現,昨晚張貼的傳單全部被人撕掉了。 “我估計是物業的人撕的,他們是怕房子賣不出去。”

這天,徐本經乾脆不去開檔了,叫來妻子和妹妹,把這些資料又打印了幾十張,發給一些小區居民,“提醒他們帶孩子去檢查。”

當對孩子健康的擔憂終究壓過了重重顧慮之後,家長們更大規模的自救開始了。目光被鎖定在了則良蓄電池廠和吉成鋁合金廠。這兩家工廠離公寓均不到100米遠。

10月26日,廣進員工公寓全體業主委託開發商向清遠市有關領導發出聯名信。一併交上去的,還有部分小孩的體檢報告和221名業主簽名的投訴名單。

在這份《對污染居住環境的工廠進行整治的訴求申請》上,業主們寫道:“出現鉛超標的主要原因在於居住環境的空氣受到污染,而緊鄰小區東側20多米的吉成鋁業和則良蓄電池廠排放的有毒煙霧,嚴重損害了居民的身心健康。”

業主們據此要求,“政府部門盡快對污染居住環境的工廠進行整治”。

業主們說,聯名信寄出之後,廣進員工公寓又選出了兩名業主代表日夜值班,對兩家工廠11月份的排放進行全記錄。業主們稱,其間,環保部門沒有人出面與業主進行接觸。

12月23日,在業主提供給南方日報記者的一份“工廠偷排毒氣時間記錄表”上,記者看到:

“11月1日:19時—21時,刺鼻的氣味;11月14日:1時—4時,厚重黑煙霧;11月23日:7時—8時,厚重黑煙霧……”

11月26日,業主再次給清遠市環保局和信訪局寫聯名信,同時將上述記錄寄往相關部門。聯名信上寫道,“請求清遠市各級領導為我們外來工花點心思,特別是關註一下我們孩子的身體健康……”

■環保局回應

鉛污染來源應是蓄電池廠

同時稱該廠證照齊全排污達標

清遠市經濟開發區環保局提供給南方日報記者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09年10月21日,環保局接到居民投訴,走訪了則良蓄電池廠和吉成鋁業。 10月29日,清遠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分局向廣東則良蓄電池有限公司送達了《環境違法行為限期改正通知書》,要求其於2009年11月20日前對廢氣粉塵污染進行治理。

11月2日,則良蓄電池廠回复,承認在極板車間充電過程中產生的酸霧較大,承諾將在11月份完成整改。

但至此,事件還未涉及鉛污染的問題。

就在同一天,清遠市經濟開發區環保局收到了銀源廣進公寓業主的集體投訴———兒童血鉛嚴重超標,才認定了事件屬於鉛污染。環保人員調查發現,則良蓄電池廠廠區堆放大量鉛錠,在生產過程中也進行熔鉛倒模,使用大量鉛原料。而吉成鋁業公司的各生產環節和工序均未涉及鉛。

於是,清遠市經濟開發區環保局和清遠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分局認定,鉛污染來源就是則良蓄電池廠。

則良蓄電池廠拿出來的2009年9月3日的噪聲和廢水檢測報告,由清遠市環境監測站出具。在這份報告裡,則良蓄電池廠各項排放指標符合國家標準。

清遠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分局提請清遠市環境監測站在11月5日再次對則良蓄電池廠排放的廢氣進行監測,結果顯示:硫酸霧和鉛塵兩個項目都符合國家標準。

然而南方日報記者在這幾份環境監測報告裡發現,在則良蓄電池廠各處取樣的空氣和排放廢水樣本檢測數值中,鉛塵、懸浮物、鎘、銅等含量均剛好達到臨界值。

清遠市經濟開發區環保局的調查報告顯示,他們在12月10日去則良蓄電池廠走訪過,發現“工廠的熔鉛車間只有一半機器在運轉,而且車間是敞開式的,車間的空氣與外界的空氣自然流通,沒有任何防護。”

清遠市經濟開發區環保局負責人表示,因為則良蓄電池廠和吉成鋁業都是證照(工商執照、排污許可證)齊全的企業,根據職能劃分,屬於市環保局監管,他們為市環保局提供協助,同時建議市環境監測站進行全面監測。

而清遠市環保局監察分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們將對則良蓄電池廠的排污加強監管。

血鉛超標

○陝西鳳翔血鉛超標事件:2009年8月,陝西省鳳翔縣對長青鎮3個村1016名兒童進行普查,共查出851名兒童血鉛超標,村莊之間的東嶺集團陝西東嶺冶煉有限公司被認定為污染源。

○昆明東川兒童血鉛超標事件:截至2009年8月15日,昆明市東川區婦幼保健中心先後對區內1872名兒童開展了血鉛初篩檢測,累計檢測出388人末梢血血鉛值超過100微克/升。

○湖南武岡兒童血鉛超標事件:2009年8月23日,湖南省武岡市官方對1958名群眾進行了體內鉛含量檢測,超標人數為1354人。污染源認定為武岡市精煉錳廠。

○福建上杭兒童血鉛超標事件:福建省職業病與化學中毒預防控制中心和龍巖市第二醫院分別在9月20日和9月15日為上杭縣蛟洋鄉287名少兒做的檢測中,有121人血鉛含量超標。

編輯:馬菁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