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Main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工作招聘及成為義工
訂閱電子報
募捐呼籲
勞工權益
環境公義
中國海外投資
齊來行動
監察企業不良行為
聯署及聲名
GM活動
出版
出版
資料庫
昔日期刊
中國勞工網絡
English
Chinese, Traditional
Toggle navigation
Main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聯繫我們
工作招聘及成為義工
訂閱電子報
募捐呼籲
勞工權益
環境公義
中國海外投資
齊來行動
監察企業不良行為
聯署及聲名
GM活動
出版
出版
資料庫
昔日期刊
中國勞工網絡
專題報導
反對社會福利引入「用者自付」和「商界參與」, 反對社會福利商營化 立即撤回《社會福利的長遠規劃諮詢文件》
由於《香港社會福利的長遠規劃-第二期諮詢文件》(下稱《諮詢文件》)對社會福利促進平等和公義的原則輕描淡寫,對怎樣調動稅收等資源進行財富再分配以減少貧富懸殊不置 一詞,反而在文件中提出諸如「用者自付」、引入商界參與 等「指導原則」,嚴重顛覆了社會福利的基本價值,把社會福利進一步市場化;故此,前線福利從業員工會認為諮詢文件的內容完全不能接受。
前線福利從業員工會
2010/07/22
社福界之鉅變:從官僚規劃到新自由主義
不論在殖民地時代或特區時代,本港的福利政策皆一直奉行剩餘福利模式(residual model)。強調政府所提供的服務為最後的防線(對市場作最少的干預),只有在個人或家庭無法自救時(市場失效時) ,才作出補救性的介入,其福利服務只提供予那些「最不能自助者」,面對不幸時,一般的個人或家庭都被鼓勵自行在市場上找尋解決方法。
謝凱健
2010/07/22
佛山南海本田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 : 工人罷工專輯
廣東佛山本田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工人由二零一零年五月十七日起罷工,主要訴求為爭取增加工資及民主改選工會。這是近年來中國工人的罷工行動中較為持久的一次,在關心中國工人狀況的人士為富士康工人的跳樓事件感動悲傷的時候,本田工人的鬥爭無疑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在罷工初期,本田沒有認真與工人對話;後來更發生地區工會向工人動手的事,令社會各界極為關注。面對資本與地方政方的聯手打壓,…
2010/07/21
階級覺醒的新曙光 ——記南海本田汽車零部件公司工人的罷工
正當富士康員工“十三跳”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廣東佛山南海本田汽車零部件公司工人的罷工忽而興起。如果說前者充分表現了受雇勞動者令人震驚的“弱 勢”地位 (但只能喚起同情、憤怒和歎息),後者雖然前景未明,但已足以展示中國工人階級令人振奮的鬥爭潛力——僅一千多名工人在單獨一廠內的罷工,就切斷了整條生 產鏈,令相關組裝廠因零部件供應中斷而被迫停產,日損失產值可達2.4億元。[1]…
孟春
2010/06/03
譴責本田和中國官方工會打壓罷工 支持工人爭取提高工資及改組工會
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的本田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工人罷工已經進入第十六天。這是近年來中國工人的罷工行動中較為持久的一次,在關心中國工人狀況的人士為富士康工人的跳樓事件感動悲傷的時候,本田工人的鬥爭無疑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
2010/05/31
本田工人的呼声
編者按:下面這位年輕本田工人寫的短文很好,和跳樓的富士康工人形成了一些對比。 "我們還要繼續著去走我們父輩的這一條路嗎?”:一位80年後本田工人的呼聲 本田!一個世界500強的企業!去年賺四十多個億人民幣!比起前年多賺十個億!他和周邊的那些企業比起來!周邊的企業和他有得比嗎?一個世界500強 的企業09年賺了四十多個億!只給員工加64塊!工資和當地最低標準同線!一個月就給你一千塊錢工資,只包吃一餐(不包節假日)!
2010/05/29
五位泛民議員全部捲土從來
今年一月,五個力主2012年實現普選的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宣布辭職再選,以便啟動一個事實上的公投,讓選民通過補選投票來表達是否支持他們的普選權訴求。儘管是補選,由於這五個議員分別屬於香港5個選區,所以可以看成為一次全港市民表達民意的補選。他們認為,如果這五位議員能重新當選,這反映民意是支持2012普選的,是對目前不民主的選舉制度不滿的。
白瑞雪
2010/05/18
「多纖協定」取消後對中國紡織及成衣業的影響
推行了30 年的「多種纖維協定」(Multi-Fibre Arrangement,簡稱MFA)在2004 年12月31 日劃上了句號。該協議為全球的紡織品和成衣的出口,尤其是從發展中國家輸出到已發展國家,制定了一套沿用多年的配額制度。在它壽終正寢之前,就已有人預測:中國和印度的出口將會大增、窮國如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的紡織成衣業將受重創、已發展國的成衣價格和其紡織成衣業的就業人數將會持續下滑。
2010/02/24
回顧1989東德的烏托邦之秋——專訪兩位“東德人”
關於1989年民主德國(即東德)柏林圍牆的倒下,很多人都已經淡忘,或者覺得已經是歷史,不再重要。可是,對生於東德年代的人而言,卻是他們生命中的一個重大轉折,不論是對更好社會制度的追求,還是個人生活的改變,而這段歷史對於我們,具有什麼意義?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2010/02/19
第一期專題:汽車業的三重危機和勞工的抗爭
一般認為三大汽車廠的失敗主因是高薪削弱了競爭力, 無法與豐田汽車等日本車廠競爭。早於2007年,華爾街日報便指出:「豐田汽車的勞工成本已經成為美國汽車廠削減勞工成本的指標。」據報,日本設於美國的車廠平均勞工成本是1小時25美元,而三大汽車廠平均勞工成本是日本的兩倍。
2009/10/12
Pagination
First page
« First
Previous page
‹‹
頁面
1
頁面
2
目前頁面
3
頁面
4
頁面
5
下一頁
››
Last page
Last »
Subscribe to
TOP